English

被“枪毙”的小说稿

1999-06-23 来源:中华读书报 马斗全 我有话说

我大学毕业至今,一直当编辑,先是在运城地区文联,后在山西省社科院。虽算不上很好的编辑,但工作还算尽力,审读来稿皆较认真,尤其对于青年的来稿,更是一点也不敢马虎,因此赚来不少青年作者的感激之情。这除了性格上的原因外,还因为自己初投稿时的经历,总使人难忘。

自己属“老三届”,上大学时已至而立之年,这对于做学问是极不利的。可恶的“文革”耽误了我最宜读书的青春时光,坎坷的道路倒换来些生活经历,还因少年时代曾做过文学梦,便萌生当作家的念头,利用课余时间练写起小说来。练写的几篇中,有两篇自我感觉还较为满意,就试着分别投给省城的两家文学刊物。可惜两个多月过去了,均无消息。一次上街,路过五一广场,就顺便到广场旁的那家编辑部去看所寄的一篇稿子。寄给这家刊物的那篇小说,以自己在国防建设工地时一个熟人为原型,写了在那不正常年月一个老实农民种种可笑的经历,他曾数次被民工连的党支部书记愚弄。拨乱反正后,他回到村里种庄稼,承包的地种得比谁家都好。

到编辑部,见到一位编辑,一打问,我的稿子正好在他手里。他对我的稿子有印象,很快从一摞稿子里取出我的那篇,不无惋惜地告我:这篇稿子发不了。我看到用回形针夹在稿前的审稿笺上,这位编辑填了很好的意见,准备发第六期。二审意见也很好,同意发六期。但负责终审的女主编所填意见却同编辑和组长的意见截然相反:“人物倒写得活,但怎能把书记写成这样的形象……”,结末是“不能发”三字。被“枪毙”的原因不在文字和技巧,而是对人物形象和主题不满,自然不是修改加工可以挽救的,我只好将稿子拿回来。临走时,编辑同志送我到门外,说随后写有其他稿子可再寄来。那位编辑个子不高,姓孙,待人很热情。虽然我的稿子没能发表,但我一直很感激他。

投寄另一家刊物的那篇稿子,后来退我了没有,已记不清了,反正我没去编辑部看过。

其实随后在一些刊物上,陆续看到不少塑造了不好的“书记”形象的作品,有的甚至写的是更高级别的“书记”。如果不是那位女主编因个人思想原因而“枪毙”了我的稿子,我当有一篇小说在那年6月发表。

后来我投给河南《中州学刊》的一篇论文,意外获得发表,鼓励了我做学问的信心,便走上了治学之途,后来还获得了研究员职称。如果当年我的那篇小说稿得以发表,我或可能走上文学之途而成为作家的。一篇文章,竟影响了我的人生道路。

如今轮到我自己当编辑了,能不慎重吗?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